
初中
名著導(dǎo)讀考點精練
聞 鐘 主編
知識點/考點/真題/模擬題一本書助你輕松讀完教材指定名著《朝花夕拾》《西游記》
南方出版社
名著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,具有經(jīng)久不衰的魅力和永恒的價值。閱讀名著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,啟迪人們的心智,豐富人們的情感世界,推動個人的成長與發(fā)展。在當(dāng)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,名著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(xué)中的地位日益凸顯。教育部制定的《義務(wù)教育語文課程標(biāo)準(zhǔn)(2022年版)》明確指出,初中生應(yīng)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,每學(xué)年閱讀兩三部名著,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以及中考命題方向的不斷調(diào)整,名著閱讀不僅成為培養(yǎng)學(xué)生閱讀素養(yǎng)的重要途徑,也成為考查學(xué)生學(xué)業(yè)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然而,面對浩如煙海的名著,如何讓學(xué)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進行高效、有針對性的閱讀,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我們精心策劃并編寫了這套針對初中名著閱讀的教輔書。本叢書按年級分為七上、七下、八上、八下、九年級,共計五冊,涵蓋了十余部教材推薦的名著。本書旨在通過科學(xué)、系統(tǒng)的欄目設(shè)置,為學(xué)生提供全面、實用的閱讀指導(dǎo),幫助學(xué)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名著,提升其閱讀素養(yǎng)和應(yīng)試能力。
與其他名著閱讀類輔導(dǎo)圖書相比,本書具有以下鮮明的特色。
一、欄目設(shè)置科學(xué),閱讀指導(dǎo)全面
本書針對初中名著閱讀的特點和需求,精心設(shè)計了五個單元,每個單元都包含多個實用的欄目,旨在為學(xué)生提供全方位、多層次的閱讀指導(dǎo)。
1.“讀前指導(dǎo)”,為學(xué)生做好閱讀前的熱身準(zhǔn)備。我們精心設(shè)計了“作品名片”“閱讀規(guī)劃”和“閱讀方法”三個欄目,以便學(xué)生能夠提前了解名著信息、制訂科學(xué)合理的閱讀計劃,并借助有針對性的閱讀策略和技巧,提高閱讀效率和理解能力。
2.“全景式閱讀”,引導(dǎo)學(xué)生快速了解名著的要點。我們?yōu)閷W(xué)生提供了“背景知識”“全書導(dǎo)圖”和“內(nèi)容概覽”三方面內(nèi)容?!氨尘爸R”介紹了作者生平、名著的創(chuàng)作背景等,有助于學(xué)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歷史、文化背景;“全書導(dǎo)圖”以圖表的形式呈現(xiàn)了名著的整體結(jié)構(gòu)和主要情節(jié)等,幫助學(xué)生快速把握作品的脈絡(luò)和要點;“內(nèi)容概覽”則對名著的主要內(nèi)容進行概述,方便學(xué)生快速掌握名著的核心內(nèi)容。
3.“深度閱讀”,為學(xué)生深入剖析名著的價值。我們設(shè)置了“重點章節(jié)精讀”“閱讀任務(wù)”“人物形象”“作品主題”和“藝術(shù)特色”五個欄目?!爸攸c章節(jié)精讀”選取了名著中的經(jīng)典章節(jié)進行細(xì)致解讀,幫助學(xué)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內(nèi)涵和精髓;“閱讀任務(wù)”則針對名著中的某個具體問題或現(xiàn)象進行深入探討,引導(dǎo)學(xué)生形成自已的思考和見解;“人物形象”“作品主題”“藝術(shù)特色”等欄目則能幫助學(xué)生更好地理解作品,提高學(xué)生的文學(xué)鑒賞能力。
4.“拓展與運用”,是對名著閱讀的延伸和拓展。我們精心設(shè)置了多個欄目,包括“素材積累”“讀后感”“比較閱讀”“資源拓展”等?!八夭姆e累”為學(xué)生提供了名著中的經(jīng)典語句、段落等,并分析語段的寫作技巧,供學(xué)生在寫作中借鑒和運用;“讀后感”鼓勵學(xué)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思考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,培養(yǎng)學(xué)生的寫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;“比較閱讀”將名著與其他相關(guān)作品進行比較分析,幫助學(xué)生拓寬視野、深化理解;“資源拓展”則為學(xué)生推薦了與名著相關(guān)的多樣化資源,如同類型作品、相關(guān)影視劇等,旨在進一步豐富學(xué)生的閱讀體驗,拓展學(xué)生的知識視野。
5.“考前沖刺”,幫助學(xué)生梳理考點并進行專項強化訓(xùn)練。我們特別設(shè)計了“考點速記卡”“歷年中考題”和“模擬訓(xùn)練題”三個欄目,不僅總結(jié)了中考名著閱讀的核心考點和答題技巧,還通過實戰(zhàn)演練—包括歷年真題與精心設(shè)計的模擬題,幫助學(xué)生快速掌握考試要點,進行有針對性的復(fù)習(xí)和訓(xùn)練,為中考做好充分準(zhǔn)備。
二、實用性強,滿足學(xué)生閱讀與應(yīng)試需求
本書在內(nèi)容設(shè)計上注重實用性和針對性,旨在滿足學(xué)生的閱讀需求和應(yīng)試需求。一方面,我們根據(jù)名著作品的特點和中考命題的要求,精心挑選了經(jīng)典篇目和重點內(nèi)容,確保學(xué)生能夠?qū)W到真正有用的知識和技能;另一方面,我們注重將理論與實踐相結(jié)合,通過對名著進行任務(wù)探究、文本分析、題目練習(xí)等多種形式,幫助學(xué)生將所學(xué)知識轉(zhuǎn)化為實際能力。
此外,本書還注重培養(yǎng)學(xué)生的自主學(xué)習(xí)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。在欄目設(shè)計上,我們鼓勵學(xué)生主動思考、積極探究,通過“閱讀任務(wù)”“比較閱讀”等欄目培養(yǎng)學(xué)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(chuàng)新精神。同時,我們也注重引導(dǎo)學(xué)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,通過“作品主題”和“讀后感”等欄目,啟發(fā)學(xué)生對名著的社會意義、藝術(shù)價值等進行深入思考。
總之,本叢書是一套專為初中名著閱讀設(shè)計的全面、實用的教輔資料。它為學(xué)生提供了全方位、多層次的閱讀指導(dǎo),能幫助學(xué)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名著,掌握名著相關(guān)知識點,進而提升閱讀素養(yǎng)和應(yīng)試能力。我們相信,在本叢書的陪伴下,學(xué)生一定能夠在名著閱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(yuǎn),為自身的全面發(fā)展奠定堅實的基礎(chǔ)。
《朝花夕拾》
讀前指導(dǎo)/002
作品名片 002
閱讀規(guī)劃 003
閱讀方法 003
全景式閱讀/005
背景知識 005
全書導(dǎo)圖. 006
內(nèi)容概覽 .007
深度閱讀/011
重點章節(jié)精讀 .011
閱讀任務(wù) 039
人物形象 .045
作品主題 046
藝術(shù)特色 .047
拓展與運用/049
素材積累 049
讀后感. 052
比較閱讀. .055
資源拓展 .057
考前沖刺/058
考點速記卡 058
歷年中考題 .059
模擬訓(xùn)練題 064
《西游記》
讀前指導(dǎo) /076
作品名片 .076
閱讀規(guī)劃 .077
閱讀方法. .077
全景式閱讀/079
背景知識 .079
全書導(dǎo)圖. .080
內(nèi)容概覽 .081
深度閱讀/099
重點章節(jié)精讀 099
閱讀任務(wù) 153
人物形象 157
作品主題 159
藝術(shù)特色 160
拓展與運用/161
素材積累 161
讀后感. .165
比較閱讀 168
資源拓展 .169
考前沖刺/ 171
考點速記卡 171
歷年中考題 172
模擬訓(xùn)練題 178

讀前指導(dǎo)

作品名片
體裁 回憶性散文
作者魯迅
成書時間 1927年
主要人物 阿長、先生(壽鏡吾)、父親、藤野先生、范愛農(nóng)等
文學(xué)地位 中國現(xiàn)代文學(xué)史上回憶性散文的經(jīng)典之作
閱讀目標(biāo)
1.了解回憶性散文的特點。
2.學(xué)習(xí)魯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。
3.品味魯迅散文的語言特色。
4.學(xué)習(xí)魯迅的批判精神,對社會與人生進
行深入思考。
提要
《朝花夕拾》是魯迅創(chuàng)作的唯一一部回憶性散文集。魯迅在書中用凝練的語言記錄了從童年到青年時期的部分生活經(jīng)歷,刻畫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,展現(xiàn)了當(dāng)時的社會風(fēng)貌。這十篇散文中,前七篇主要回憶童年生活,后三篇則從童年過渡到青年時代,敘述了魯迅在南京、日本的求學(xué)經(jīng)歷和從日本回國后的見聞,呈現(xiàn)了他的成長歷程和思想轉(zhuǎn)變。魯迅將回憶與現(xiàn)實生活緊密結(jié)合,兼以孩子和成人的雙重視角審視人和事。書中既有溫情的回憶,也有冷峻的批判,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極高的文學(xué)價值。


閱讀規(guī)劃
阅读篇目 | 完成时间 | 阅读情况 |
《小引》《狗·猫·鼠》 | 月 日 | |
《阿长与〈山海经〉》 | 月 日 | |
《〈二十四孝图〉》《五猖会》 | 月 日 | |
《无常》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 | 月 日 | |
《父亲的病》《琐记》 | 月 日 | |
《藤野先生》《范爱农》《后记》 | 月 日 |

閱讀方法
、掌握散文的閱讀方法
《朝花夕拾》是一部散文集,散文與其他文體相比,最大的特點是形式上比較自由,這就需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散文閱讀方法。讀《朝花夕拾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。
1.關(guān)注《小引》和《后記》。在《小引》中,作者詳細(xì)地交代了自己的寫作背景,包括此書寫作的時間、地點,也交代了自己寫作時的情緒以及寫作意圖。在《后記》中,作者對前面篇目的內(nèi)容進行了補充說明,點明了主旨。因此,閱讀《小引》和《后記》的內(nèi)容有助于理解篇目的內(nèi)容。
2.關(guān)注敘述視角的轉(zhuǎn)變?!俺ㄏκ啊币鉃椤扒宄康幕▋?,傍晚來拾取”,作者用類比的修辭手法點明了這本集子是為了回憶往事。因此,作者的敘述視角常在“過去”與“現(xiàn)在”中轉(zhuǎn)換。在閱讀時需要注意敘述視角的變化,明確“過去”的作者與“現(xiàn)在”的作者在情感上的不同。例如在《阿長與〈山海經(jīng)〉》中,既有童年時“我”的視角,也有成人時“我”的視角。
3.關(guān)注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。在《朝花夕拾》中,作者往往運用對比來達到一定的藝術(shù)效果。有不同對象之間的對比,比如狗、貓、鼠;有空間上的對比,比如百草園與三味書屋。抓住這些對比對象,理解作者的用意,也就打開了《朝花夕拾》的“門”。
4.關(guān)注文中的隱喻。在《朝花夕拾》中,作者常用反語或隱喻的方式對現(xiàn)實進行批判。那些看似趣味無窮的語言背后,常常隱含著作者對黑暗現(xiàn)實的辛辣諷刺。比如《狗·貓·鼠》表面上是在討論作者仇貓的原因,實際上是借貓隱喻了如同貓一樣欺凌弱小的施暴者。挖掘隱喻背后的含義,是讀懂《朝花夕拾》如何以文學(xué)的方式批判現(xiàn)實的重要途徑。
二、學(xué)會精讀
閱讀一本書時,可以根據(jù)個人的興趣或閱讀目的,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,如精讀、略讀或瀏覽。精讀是一種深入閱讀的方式,旨在用心感受文本、透徹理解內(nèi)容并進行廣泛的聯(lián)想。通過精讀,讀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深層含義,提升閱讀的深度和廣度。
1.精讀首先要做到“細(xì)品”,即逐字逐句地認(rèn)真閱讀,力求把書“讀懂”。如閱讀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時,可以關(guān)注魯迅描寫百草園時使用的細(xì)膩筆觸,思考他為何在告別百草園時連用兩個感嘆句,以此體會其強烈的不舍之情。通過細(xì)讀后文對三味書屋的描寫,讀者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百草園所象征的自由與快樂對魯迅的意義。
2.精讀不僅要“細(xì)品”,還要“精思”,即邊讀邊思考,對書中的內(nèi)容提出疑問,把書“讀深”。如閱讀《范愛農(nóng)》時,可以思考魯迅對范愛農(nóng)的前后態(tài)度有何差異,推究其中的緣由,從而更好地理解魯迅的心路歷程。還可以進一步思考:當(dāng)年的魯迅與寫作《朝花夕拾》時的魯迅,對書中人物的情感是否有變化?通過這樣的思考,讀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內(nèi)涵。
3.精讀還需要鑒賞,圍繞內(nèi)容、主題、手法等方面對作品進行探究,思考作品的時代價值與當(dāng)代意義,把書“讀透”。比如《五猖會》中反映的家庭教育問題,在當(dāng)今社會是否依然存在,只是換了一種表現(xiàn)形式?通過對比分析,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現(xiàn)實意義,并將其與自己的生活經(jīng)驗聯(lián)系起來。
4.精讀可以與略讀、瀏覽相結(jié)合,以提高閱讀效率。在閱讀《朝花夕拾》時,可以先瀏覽目錄、《小引》和《后記》,了解魯迅的創(chuàng)作背景;然后挑選自己感興趣的篇目進行精讀,對其他篇目進行略讀。這樣既能深人理解重點內(nèi)容,又能在較短時間內(nèi)增加閱讀量。
三、主題式閱讀
《朝花夕拾》中的十篇散文雖然各自獨立,但我們可以通過專題的形式對這些分散的內(nèi)容進行個性化的篩選和重組,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主題式閱讀。例如,通過閱讀《阿長與(山海經(jīng)〉》和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,可以走近魯迅的童年生活;通過閱讀《《二十四孝圖〉》和《五猖會》,可以探究魯迅的兒童教育觀;通過閱讀《瑣記》和《藤野先生》,可以了解魯迅探索救國道路的心路歷程;等等。這種主題式閱讀能夠化“散”為“整”,幫助我們對特定主題進行深入的、多角度的思考,避免對作品產(chǎn)生重復(fù)且淺顯的認(rèn)識。同時,它也有助于我們建立相應(yīng)的思考框架,進而從整體上把握全書的內(nèi)容。
四、與魯迅其他作品進行比較閱讀
除了《朝花夕拾》,魯迅的代表作還有《吶喊》《彷徨》《野草》《故事新編》等,這些作品共同展現(xiàn)了魯迅的思想深度和藝術(shù)風(fēng)格。為了更好地了解魯迅及其作品,我們在閱讀時可以選擇一個小的切入口,聯(lián)系他的其他作品,找到其中的共性,進行比較閱讀。
比如,我們可以從語言風(fēng)格入手,體會魯迅獨特的表達方式。在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中,他這樣描述百草園:“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·.”這句話看似矛盾,卻巧妙地表達了作者對童年記憶的復(fù)雜情感—“似乎”表現(xiàn)了記憶的模糊性,而“確鑿”則強調(diào)了記憶中的確定性,兩者并用,既展現(xiàn)了作者對過往的懷念,又透露出對記憶真實性的微妙懷疑。這種語言風(fēng)格在魯迅的其他作品中也有體現(xiàn),例如《孔乙己》中的句子:“我到現(xiàn)在終于沒有見——大約孔乙已的確死了?!逼渲?,“大約”表現(xiàn)了敘述者的不確定,而“的確”則暗示了孔乙已命運的必然性。這種看似矛盾的表達并非語病,而是魯迅有意為之,通過語言的張力傳遞更深層的情感和思想,既表現(xiàn)了現(xiàn)實的復(fù)雜性,也揭示了人物命運的無奈。
通過這樣的比較閱讀,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魯迅的語言藝術(shù),體會他在文字背后隱藏的復(fù)雜情感與深刻思考。


背景知識
一、作者介紹
魯迅(1881—1936),原名周樟壽,后改名周樹人,字豫才,浙江紹興人?!棒斞浮笔撬?918年發(fā)表《狂人日記》時所用的筆名,也是他運用最為廣泛的筆名。魯迅是中國現(xiàn)代著名的文學(xué)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,也是中國現(xiàn)代文學(xué)的奠基人之一。
魯迅出身于沒落的封建家庭,十幾歲離開家鄉(xiāng)到南京江南水師學(xué)堂求學(xué),后轉(zhuǎn)入礦路學(xué)堂。1902年東渡日本深造,后進入仙臺的醫(yī)學(xué)專門學(xué)校學(xué)習(xí)醫(yī)學(xué)。求學(xué)期間的所見所聞讓他深刻地認(rèn)識到,改變中國人麻木的精神比醫(yī)治其肉體更為重要,于是棄醫(yī)從文。1928年與郁達夫創(chuàng)辦《奔流》雜志,后主編《萌芽月刊》等重要文學(xué)期刊。
魯迅的著作以雜文、小說為主,主要作品有小說集《吶喊》《仿徨》《故事新編》,散文集《朝花夕拾》,散文詩集《野草》,雜文集《熱風(fēng)》《華蓋集》《墳》《而已集》《三閑集》《二心集》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》等。他在文學(xué)創(chuàng)作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詣,在文學(xué)批評、文學(xué)史研究等方面也有重大的貢獻。毛澤東曾這樣評價:“魯迅的方向,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?!?/p>
二、寫作背景
1926年“三一八慘案”后,魯迅寫了《記念劉和珍君》等文章,嚴(yán)厲坪擊教育當(dāng)局和北洋政府,被免去教育部的職務(wù),后又遭到北洋政府的通緝,他不得不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。盡管日子艱苦,但他還是寫了不少散文詩和《〈二十四孝圖〉》《五猖會》《無?!啡⑽摹?926年8月,魯迅接受廈門大學(xué)的聘請南下任教,在繁忙的教學(xué)之余,魯迅創(chuàng)作了多篇作品,其中就包括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《父親的病》《瑣記》《藤野先生》和《范愛農(nóng)》五篇散文。這些作品雖然都是在追憶往事,但也是在“借題發(fā)揮”,影射、譏諷當(dāng)時的社會現(xiàn)實。這五篇散文與之前在北京所作的另外五篇散文先后發(fā)表在《莽原》半月刊上,總題為《舊事重提》。1927年5月成集時,魯迅將其改名為《朝花夕拾》,并增添了《小引》和《后記》
全書導(dǎo)圖

內(nèi)容概覽
内容概要 | 要点解读 【主要形象】 |
《狗·猫·鼠》 从别人击“我”仇猫说起,通过对猫的一些 秉性、行为的描写,并引用童话、传说、民间故事 等来阐述自己仇猫的原因,写出了猫喜欢幸灾乐 祸、胡乱吵闹,对弱者尽情折磨、对强者则摆出一 副媚态的丑恶嘴脸;接着追忆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 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及自己对猫的报复,虽然后来 得知隐鼠其实是被长妈妈踏死的,但“我”对猫的 厌恶仍然存在。 | 狗:比喻“多管闲事”或和猫争抢 压迫群众权力的人。 猫:比喻资产阶级文人、施暴者。 鼠:比喻弱小者。 【主题思想】 揭露当时现代评论派的卑劣手段, 尖锐地讽刺了现实生活中像猫一样的施 暴者,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。 【考点聚焦】 1.猫的四项罪行;2.猫的形象的隐 喻;3.作者对猫和鼠不同的情感态度。 【人物形象】 |
《阿长与〈山海经〉》 文章记叙了阿长(即长妈妈)的几件事:名字 的由来、喜欢“切切察察”、睡觉时挤得“我”没 法翻身、嘱咐“我”正月初一醒来先要说吉利话、 给“我”讲“长毛”的故事、给“我”买《山海 经》等。“我”对她的情感从“实在不大佩服”到 “不耐烦”,再到产生“空前的敬意”,直到最后发 出祝福,希望她的魂灵“永安”,全文浸透了“我” 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之情。 | 阿长:粗俗,不拘小节,迷信守 旧;善良真诚,富有爱心。 【主题思想】 通过对阿长的怀念,表达了对底层 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尊重,同时也展现了 童年纯真的情感与记忆。 【考点聚焦】 1.阿长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应的情 节;2.“我”对阿长的情感变化:不大 佩服→不耐烦→特别的敬意→敬意消失 →新的敬意。 |
《 | 【内容要点】 以犀利的语言揭露了导致国民思想 局限与被禁的原因,表达了对“反对 白话,妨害白话者”的痛恨。回忆童年 时阅读《二十四孝图》的感受,批判了 |
內(nèi)容概要
要點解讀
受,着重分析了“卧冰求鲤”“老莱娱亲”“郭巨埋 儿”等孝道故事,指斥这类封建孝道虚伪,不顾人「【主题思想】 命,将“肉麻当作有趣”,“以不情为伦纪,诬蔑了 古人,教坏了后人”。 | 事的虚伪与残酷。 1.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; 2.批判封建复古主义的倒行逆施。 【考点聚焦】 1.列举鲁迅对封建孝道故事的态 度;2.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。 【人物形象】 |
《五猖会》 迎神赛会是孩子们最盼望的盛会,然而因为 “我”家比较偏僻,等到赛会行列经过时,仪仗之 类的减少了很多,没什么意思了,于是那次到东关 去看五猖会成了“我”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。当 天,正当“我”心情激动、准备出发的时候,父亲 突然把“我”叫住,让“我”拿《鉴略》过来读, 读熟后还要背给他听。“我”硬着头皮强记下了那些 难懂的文字,在父亲面前背出后,才被允许前去看 思想。 会。可是“我”却对五猖会再也提不起兴趣。 | 父亲:严厉、刻板、慈爱,对儿童 心理一无所知,专制封建。 【主题思想】 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扼杀, 表达对自由与快乐的渴望。 【考点聚焦】 1.鲁迅的儿童教育观;2.遣责封建 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与扼杀的主题 【主题思想】 1.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,巧 |
《无常》 在迎神赛会的各种“鬼物”中,“我”和许多 人都最喜欢无常(专指活无常)。他与人们最为稔 熟、亲密,在庙里、书上都可以见到他。在戏剧 中,他本来要去勾一个人的魂,因听那人的母亲哭 得悲伤,便放那人“还阳半刻”。这个“活泼而诙 谐”“鬼而人,理而情”的无常之所以受到民众的 喜爱,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,恶人得不到恶报,而 “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”。 | 妙讽刺现实生活中“人格”不如“鬼 格”的丑恶现象;2.讽刺生活中那些打 着“公理”旗号的虚伪的知识分子。 【考点聚焦】 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。 |
續(xù)表
内容概要 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 | 要点解读 【人物形象】 |
百草园是“我”儿时的乐园,那里有着丰富 有趣的动植物,冬天还可以在雪地上捕鸟,长妈 妈讲的“美女蛇”的故事又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。 “我”长大了,去了三味书屋读书。先生有礼、博 学、敬业却刻板,不肯回答“我”关于“怪哉”虫 的问题。读书生活是枯燥的,但“我”通过先生的 言行隐约体会到了文章中的美。趁着先生不注意, 同窗们会去后园玩,或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 戏,“我”则喜欢描绣像。 《父亲的病》 | 先生(寿镜吾):方正、质朴、博 学,严而不厉,是“我”颇为敬畏的人。 【主题思想】 1.对快乐、自由的童年生活的怀 念;2.反思旧式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忽视 与压制。 【人物形象】 陈莲河:无能庸医,故弄玄虚, |
【主题思想】 年,父亲的病却越来越重。为推卸责任,他推荐了 陈莲河。陈莲河的用药更特别,常用的药引是原配 “蟋蟀一对”和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的“平地木 十株”,所用的丸药“败鼓皮丸”是用打破的旧鼓 皮做成的。然而,这些都不见效。父亲弥留之际, 衍太太要“我”拼命地呼唤父亲,导致已经平静的 父亲变得紧张,仿佛有些苦痛,这使“我”一直感 到愧疚。 《琐记》 | 描述了两个“名医”的行医态度、 作风和种种表现,以犀利的言辞揭露 他们财迷心窍、草营人命的事实,表 达了作者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痛恨。 【人物形象】 |
隔壁家的衍太太对自已的孩子要求严格,当 着大人的面假装正派,背地里却怂愿其他孩子肆意 妄为,做种种无益的事情一吃冰、看不健康的书 籍、打旋子,甚至教唆“我”偷母亲的首饰去变卖。 “我”没有听她的话,流言却传了出来,于是“我” 决定离开S城去南京求学。在南京,“我”先后去了 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学习,当时的求学环境是 艰难的,洋务派办学“乌烟瘴气”。当时学校流行 | 衍太太:自私自利,多嘴多舌,尖 酸刻薄,喜欢使坏,乱出主意。 【考点聚焦】 1.衍太太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应的事 例;2.在南京两所学堂的求学经历。 |
内容概要 | |
看新书的风气,“我”不顾长辈的反对,如饥似渴地 开始阅读《天演论》等进步书籍,这些读物引发了 “我”探究真理的强烈欲望。毕业后,“我”去了日 | 要点解读 |
本留学。 《藤野先生》 在东京,“我”无法忍受“清国留学生”的不思 进取、胸无大志,便去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学习, 结识了教授解剖学的藤野先生。他认真订正“我” 的讲义,指出“我”画的解剖图中的错误,关心 “我”解剖尸体的情况,向“我”询问中国女人如 何裹脚等问题。藤野先生对“我”的关怀,却令其 他人怀疑“我”考试成绩之所以在六十分以上,是 因为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。“我”看了中国人 | 【人物形象】 藤野先生:和蔼亲切,治学严谨, 一丝不苟,实事求是,没有民族偏见。 【考点聚焦】 1.藤野先生的性格特点;2.与藤野 先生相处过程:帮“我”批改讲义→纠 正“我”的解剖图一关心“我”的解剖 实习一向“我”了解中国女人如何裹脚 的问题一送“我”照片与我告别;3.藤 野先生对“我”的影响。 |
别时,他送“我”一张照片,还瞩咐“我”回国后 要经常与他通信。 《范爱农》 “我”在东京时认识了范爱农,因他反对打电 报到北京痛斥“满政府”,令“我”对他产生反 感。几年后“我”与他重逢,发现他虽穷困潦倒, 但依然心系社会。绍兴光复后,他做学监,办事、 教书非常勤快。但他后来被校长辞退,失业后陷 人了贫困与不被他人理解的困境之中。一次他与 朋友去看戏,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而亡。他是浮 水的好手,所以“我”怀疑他是自杀的 | 【人物形象】 范爱农:冷静、理智,坦率正 直,有一颗爱国心,有进步思想,不 满黑暗现实。 【考点聚焦】 1.范爱农的性格特点;2.与范爱农 相识过程:东京同乡会初识→故乡重逢 →学校共事一别后听闻他落水身亡。 |
深度閱讀
重點章節(jié)精讀
狗·貓·鼠
從去年起,仿佛聽得有人說我是仇貓的。那根據(jù)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《兔和貓》;這是自畫招供,當(dāng)然無話可說,—但倒也毫不介意。一到今年,我可很有點擔(dān)心了。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筆墨的,寫了下來,印了出去,對于有些人似乎總是搔著癢處的時候少,碰著痛處的時候多。萬一不謹(jǐn),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?,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“負(fù)有指導(dǎo)青年責(zé)任的前輩”之流,可就危險已極。為什么呢?因為這些大腳色是“不好惹”③的。怎地“不好惹”呢?就是怕要渾身發(fā)熱之后,做一封信登在報紙上,廣告道:“看哪!狗不是仇貓的么?魯迅先生卻自己承認(rèn)是仇貓的,而他還說要打‘落水狗”!”這“邏輯”的奧義,即在用我的話,來證明我倒是狗,于是而凡有言說,全都根本推翻,即使我說二二得四,三三見九,也沒有一字不錯。這些既然都錯,則紳士口頭的二二得七,三三見千等等,自然就不錯了。
我于是就間或留心著查考它們成仇的“動機”。這也并非敢妄學(xué)現(xiàn)下的學(xué)者以動機來褒貶作品的那些時髦,不過想給自己預(yù)先洗刷洗刷。據(jù)我想,這在動物心理學(xué)家,是用不著費什么力氣的,可惜我沒有這學(xué)問。后來,在覃哈特?博士(Dr.O.Dahnhardt)的《自然史底國民童話》里,總算發(fā)見那原因了。據(jù)說,是這么一回事:動
開門見山,點出本文的中心,在下文中進一步解釋“我”仇貓的原因,以及貓所代表的形象。
物們因為要商議要事,開了一個會議,鳥,魚,獸都齊集了,單是缺了象。大家議定,派伙計去迎接它,拈到了當(dāng)這差使的閹的就是狗?!拔以趺凑业侥窍竽??我沒有見過它,也和它不認(rèn)識。”它問?!澳侨菀?,”大眾說,“它是駝背的?!惫啡チ?,遇見一只貓,立刻弓起脊梁來,它便招待,同行,將弓著脊梁的貓介紹給大家道:“象在這里!”但是大家都笑它了。從此以后,狗和貓便成了仇家。
日爾曼人走出森林雖然還不很久,學(xué)術(shù)文藝卻已經(jīng)很可觀,便是書籍的裝潢,玩具的工致,也無不令人心愛。獨有這一篇童話卻實在不漂亮;結(jié)怨也結(jié)得沒有意思。貓的弓起脊梁,并不是希圖冒充,故意擺架子的,其咎卻在狗的自己沒眼力。然而原因也總可以算作一個原因。我的仇貓,是和這大大兩樣的。
用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來說明狗與貓結(jié)怨的原因。
其實人禽之辨,本不必這樣嚴(yán)。在動物界,雖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樣舒適自由,可是嚕蘇做作的事總比人間少。它們適性任情,對就對,錯就錯,不說一句分辯話。蟲姐也許是不干凈的,但它們并沒有自鳴清高;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,不妨說是兇殘的罷,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“公理”“正義”②的旗子,使?fàn)奚咧钡奖怀缘臅r候為止,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。人呢,能直立了,自然是一大進步;能說話了,自然又是一大進步;能寫字作文了,自然又是一大進步。然而也就墮落,因為那時也開始了說空話。說空話尚無不可,甚至于連自己也不知道說著違心之論,則對于只能叫的動物,實在免不得“顏厚有呢”。假使真有一位一視同仁的造物主,高高在上,那么,對于人類的這些小聰明,也許倒以為多事,正如我們在萬生園里,看見猴子翻筋斗,母象請安,雖然往往破顏一笑,但同時也覺得不舒服,甚至于感到悲哀,以為這些多余的聰明,倒不如沒有的好罷。然而,既經(jīng)為人,便也只好“黨同伐異”5,學(xué)著人們的說話,隨俗來談一談,—辯一辯了。
現(xiàn)在說起我仇貓的原因來,自己覺得是理由充足,而且光明正大的。一,它的性情就和別的猛獸不同,凡捕食雀鼠,總不肯一口
作者連用三個“進步”的遞進句式,卻在轉(zhuǎn)折處擲出“墮落”的判詞,形成強烈反諷,凸顯對偽善者的深惡痛絕。
咬死,定要盡情玩弄,放走,又捉住,捉住,又放走,直待自己玩厭了,這才吃下去,頗與人們的幸災(zāi)樂禍,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壞脾氣相同。二,它不是和獅虎同族的么?可是有這么一副媚態(tài)!但這也許是限于天分之故罷,假使它的身材比現(xiàn)在大十倍,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種態(tài)度。然而,這些口實,仿佛又是現(xiàn)在提起筆來的時候添出來的,雖然也像是當(dāng)時涌上心來的理由。要說得可靠一點,或者倒不如說不過因為它們配合時候的叫,手續(xù)竟有這么繁重,鬧得別人心煩,尤其是夜間要看書,睡覺的時候。當(dāng)這些時候,我便要用長竹竿去攻擊它們。狗們在大道上配合時,常有閑漢拿了木棍痛打;我曾見大勃呂該爾(P.Bruegeld.A)的一張銅版畫 Allegorie der Wollust上,也畫著這回事,可見這樣的舉動,是中外古今一致的。自從那執(zhí)的奧國學(xué)者弗羅特②(S.Freud)提倡了精神分析說—Psychoanalysis,聽說章士釗先生是譯作“心解”的,雖然簡古,可是實在難解得很一以來,我們的名人名教授也頗有隱隱約約,檢來應(yīng)用的了,這些事便不免又要歸宿到性欲上去。打狗的事我不管,至于我的打貓,卻只因為它們,此外并無惡意,我自信我的嫉妒心還沒有這么博大,當(dāng)現(xiàn)下“動輒獲咎”之秋,這是不可不預(yù)先聲明的。例如人們當(dāng)配合之前,也很有些手續(xù),新的是寫情書,少則一束,多則一捆;舊的是什么“問名”“納采”,磕頭作揖,去年海昌蔣氏在北京舉行婚禮,拜來拜去,就十足拜了三天,還印有一本紅面子的《婚禮節(jié)文》,《序論》里大發(fā)議論道:“平心論之,既名為禮,當(dāng)必繁重。專圖簡易,何用禮為?……·然則世之有志于禮者,可以興矣!不可退居于禮所不下之庶人矣!”然而我毫不生氣,這是因為無須我到場;因此也可見我的仇貓,理由實在簡簡單單,只為了它們在我的耳朵邊盡的緣故。人們的各種禮式,局外人可以不見不聞,我就滿不管,但如果當(dāng)我正要看書或睡覺的時候,有人來勒令朗誦情書,奉陪作揖,那是為自衛(wèi)起見,還要用長竹竿來抵御的。還有,平素不大交往的人,忽而寄給我一個紅帖子,上面印著“為舍妹出閣”,“小兒完姻”,“敬請觀禮”或“闔第光臨”這些含有“陰險的暗示”的句子,使我不化錢便總覺得有
描述仇貓的三個原因:第一,貓總是盡情玩弄捉到的獵物才吃下去,仿佛在幸災(zāi)樂禍。第二,貓?zhí)焐桓泵膽B(tài)。第三,它在叫時令人心煩。
作者通過具體的事例向我們表達了封建社會繁文節(jié)的虛偽做作,進而諷刺那些媚態(tài)十足的“正人君子”。
些過意不去的,我也不十分高興。
但是,這都是近時的話。再一回憶,我的仇貓卻遠(yuǎn)在能夠說出這些理由之前,也許是還在十歲上下的時候了。至今還分明記得,那原因是極其簡單的:只因為它吃老鼠,一吃了我飼養(yǎng)著的可愛的小小的隱鼠。
聽說西洋是不很喜歡黑貓的,不知道可確;但Edgar Allan Poe?的小說里的黑貓,卻實在有點駭人。日本的貓善于成精,傳說中的“貓婆”?,那食人的慘酷確是更可怕。中國古時候雖然曾有“貓鬼”③,近來卻很少聽到貓的興妖作怪,似乎古法已經(jīng)失傳,老實起來了。只是我在童年,總覺得它有點妖氣,沒有什么好感。那是一個我的幼時的夏夜,我躺在一株大桂樹下的小板桌上乘涼,祖母搖著芭蕉扇坐在桌旁,給我猜謎,講故事。忽然,桂樹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聲,一對閃閃的眼睛在暗中隨聲而下,使我吃驚,也將祖母講著的話打斷,另講貓的故事了—
“你知道么?貓是老虎的先生?!彼f?!靶『⒆釉趺磿滥?,貓是老虎的師父。老虎本來是什么也不會的,就投到貓的門下來。貓就教給它撲的方法,捉的方法,吃的方法,像自己的捉老鼠一樣。這些教完了;老虎想,本領(lǐng)都學(xué)到了,誰也比不過它了,只有老師的貓還比自己強,要是殺掉貓,自己便是最強的腳色了。它打定主意,就上前去撲貓。貓是早知道它的來意的,一跳,便上了樹,老虎卻只能眼睜睜地在樹下蹲著。它還沒有將一切本領(lǐng)傳授完,還沒有教給它上樹?!?/p>
寫小時候聽祖母講貓的故事,用來揭示并印證貓的狡詐。
這是僥幸的,我想,幸而老虎很性急,否則從桂樹上就會爬下一匹老虎來。然而究竟很怕人,我要進屋子里睡覺去了。夜色更加黯然;桂葉瑟瑟地作響,微風(fēng)也吹動了,想來草席定已微涼,躺著也不至于煩得翻來復(fù)去了。
幾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燈的微光下,是老鼠跳梁的世界,飄忽地走著,哎哎地叫著,那態(tài)度往往比“名人名教授”還軒昂。貓是飼養(yǎng)著的,然而吃飯不管事。祖母她們雖然常恨鼠子們嚙破了箱柜,
寫老鼠的“軒昂”,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上弱小者的同情與支持,而將其與“名人名教授”做對比,則是對那些所謂的“正人君子”的辛辣諷刺和蔑視。
偷吃了東西,我卻以為這也算不得什么大罪,也和我不相干,況且這類壞事大概是大個子的老鼠做的,決不能誣陷到我所愛的小鼠身上去。這類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動,只有拇指那么大,也不很畏懼人,我們那里叫它“隱鼠”,與專住在屋上的偉大者是兩種。我的床前就帖著兩張花紙,一是“八戒招贅”,滿紙長嘴大耳,我以為不甚雅觀;別的一張“老鼠成親”①卻可愛,自新郎新婦以至繽相,賓客,執(zhí)事,沒有一個不是尖腮細(xì)腿,像煞讀書人的,但穿的都是紅衫綠褲。我想,能舉辦這樣大儀式的,一定只有我所喜歡的那些隱鼠。現(xiàn)在是粗俗了,在路上遇見人類的迎娶儀仗,也不過當(dāng)作性交的廣告看,不甚留心;但那時的想看“老鼠成親”的儀式,卻極其神往,即使像海昌蔣氏似的連拜三夜,怕也未必會看得心煩。正月十四的夜,是我不肯輕易便睡,等候它們的儀仗從床下出來的夜。然而仍然只看見幾個光著身子的隱鼠在地面游行,不像正在辦著喜事。直到我熬不住了,快快睡去,一睜眼卻已經(jīng)天明,到了燈節(jié)了。也許鼠族的婚儀,不但不分請?zhí)瑏硎樟_賀禮,雖是真的“觀禮”,也絕對不歡迎的罷,我想,這是它們向來的習(xí)慣,無法抗議的。
老鼠的大敵其實并不是貓。春后,你聽到它“咋!咋咋咋咋!”地叫著,大家稱為“老鼠數(shù)銅錢”的,便知道它的可怕的屠伯已經(jīng)光降了。這聲音是表現(xiàn)絕望的驚恐的,雖然遇見貓,還不至于這樣叫。貓自然也可怕,但老鼠只要竄進一個小洞去,它也就奈何不得,逃命的機會還很多。獨有那可怕的屠伯—蛇,身體是細(xì)長的,圓徑和鼠子差不多,凡鼠子能到的地方,它也能到,追逐的時間也格外長,而且萬難幸免,當(dāng)“數(shù)錢”的時候,大概是已經(jīng)沒有第二步辦法的了。
有一回,我就聽得一間空屋里有著這種“數(shù)錢”的聲音,推門進去,一條蛇伏在橫梁上,看地上,躺著一匹隱鼠,口角流血,但兩脅還是一起一落的。取來給躺在一個紙盒子里,大半天,競醒過來了,漸漸地能夠飲食,行走,到第二日,似乎就復(fù)了原,但是不逃走。放在地上,也時時跑到人面前來,而且緣腿而上,一直爬到膝。給放在飯桌上,便檢吃些菜渣,敵碗沿;放在我的書桌上,則從容地游行,看見硯臺便吃了研著的墨汁。這使我非常驚喜了。我聽父親說過,中國有一種墨猴,只有拇指一般大,全身的毛是漆
追憶兒時救養(yǎng)一只隱鼠的經(jīng)歷,語言談諧幽默,寫出了隱鼠的憨態(tài)可,表達了作者對隱鼠的喜愛,為下文誤以為貓吃了隱鼠后的憤怒之情做鋪墊。
黑而且發(fā)亮的。它睡在筆筒里,一聽到磨墨,便跳出來,等著,等到人寫完字,套上筆,就敵盡了硯上的余墨,仍舊跳進筆筒里去了。我就極愿意有這樣的一個墨猴,可是得不到;問那里有,那里買的呢,誰也不知道?!拔壳榱膭贌o”,這隱鼠總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罷,雖然它敵吃墨汁,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寫完字。
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記不分明,這樣地大約有一兩月;有一天,我忽然感到寂寞了,真所謂“若有所失”。我的隱鼠,是常在眼前游行的,或桌上,或地上。而這一日卻大半天沒有見,大家吃午飯了,也不見它走出來,平時,是一定出現(xiàn)的。我再等著,再等它一半天,然而仍然沒有見。
長媽媽,一個一向帶領(lǐng)著我的女工,也許是以為我等得太苦了罷,輕輕地來告訴我一句話。這即刻使我憤怒而且悲哀,決心和貓們?yōu)閿?。她說:隱鼠是昨天晚上被貓吃去了!
當(dāng)我失掉了所愛的,心中有著空虛時,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!
我的報仇,就從家里飼養(yǎng)著的一匹花貓起手,逐漸推廣,至于凡所遇見的諸貓。最先不過是追趕,襲擊;后來卻愈加巧妙了,能飛石擊中它們的頭,或誘入空屋里面,打得它垂頭喪氣。這作戰(zhàn)繼續(xù)得頗長久,此后似乎貓都不來近我了。但對于它們縱使怎樣戰(zhàn)勝,大約也算不得一個英雄;況且中國畢生和貓打仗的人也未必多,所以一切韜略,戰(zhàn)績,還是全部省略了罷。
但許多天之后,也許是已經(jīng)經(jīng)過了大半年,我竟偶然得到一個意外的消息:那隱鼠其實并非被貓所害,倒是它緣著長媽媽的腿要爬上去,被她一腳踏死了。
這確是先前所沒有料想到的?,F(xiàn)在我已經(jīng)記不清當(dāng)時是怎樣一個感想,但和貓的感情卻終于沒有融和;到了北京,還因為它傷害了兔的兒女們,便舊隙夾新嫌,使出更辣的辣手。“仇貓”的話柄,也從此傳揚開來。然而在現(xiàn)在,這些早已是過去的事了,我已經(jīng)改變態(tài)度,對貓頗為客氣,倘其萬不得已,則趕走而已,決不打傷它們,更何況殺害。這是我近幾年的進步。經(jīng)驗既多,一旦大悟,知道貓的偷魚肉,拖小雞,深夜大叫,人們自然十之九是憎惡的,而
作者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與貓斗爭的情景,貓此時不再是單純的動物,而是被賦予了情感與命運的“角色”。
這憎惡是在貓身上。假如我出而為人們驅(qū)除這憎惡,打傷或殺害了它,它便立刻變?yōu)榭蓱z,那憎惡倒移在我身上了。所以,目下的辦法,是凡遇貓們搗亂,至于有人討厭時,我便站出去,在門口大聲叱曰:“噓!滾!”小小平靜,即回書房,這樣,就長保著御侮保家的資格。其實這方法,中國的官兵就常在實做的,他們總不肯掃清土匪或撲滅敵人,因為這么一來,就要不被重視,甚至于因失其用處而被裁汰。我想,如果能將這方法推廣應(yīng)用,我大概也總可望成為所謂“指導(dǎo)青年”的“前輩”的罷,但現(xiàn)下也還未決心實踐,正在研究而且推敲。
作者運用反諷手法,辛辣地嘲諷了當(dāng)局政府不作為、只做表面功夫的虛偽行徑。
一九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。
重點賞析
《狗·貓·鼠》是一篇充滿童趣與深刻寓意的散文。文章以魯迅童年時期的一段經(jīng)歷為線索,采用托物喻人的手法,借貓來比喻資產(chǎn)階級文人、施暴者。貓“盡情折磨”弱小的動物,它們那“一副媚態(tài)”讓魯迅感到極度反感。這種厭惡并非單純的個人情緒,而是源于貓對弱者的欺凌和對生命的漠視。相比之下,魯迅對老鼠的態(tài)度則大為不同,他不僅不討厭老鼠的偷竊和破壞,還因童年意外救了一只隱鼠而對老鼠產(chǎn)生了同情與喜愛之情。魯迅對鼠的情感,反映了他對弱小者的深切關(guān)懷。
阿長與《山海經(jīng)》
長媽媽,已經(jīng)說過,是一個一向帶領(lǐng)著我的女工,說得闊氣一點,就是我的保姆。我的母親和許多別的人都這樣稱呼她,似乎略帶些客氣的意思。只有祖母叫她阿長。我平時叫她“阿媽”,連“長”字也不帶;但到憎惡她的時候,——例如知道了謀死我那隱鼠的卻是她的時候,就叫她阿長。
我們那里沒有姓長的;她生得黃胖而矮,“長”也不是形容詞。又不是她的名字,記得她自己說過,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。什么姑娘,我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忘卻了,總之不是長姑娘;也終于不知道她姓什么。記得她也曾告訴過我這個名稱的來歷:先前的先前,我家有一個女工,身材生得很高大,這就是真阿長。后來她回去了,我那什么姑娘才來補她的缺,然而大家因為叫慣了,沒有再改口,于是她從此也就成為長媽媽了。
阿長作為一名女工,身份低微。對于雇主而言,她究竟姓什么叫什么無足輕重。由此可見,以阿長為代表的女工在當(dāng)時的社會地位可見一斑。
雖然背地里說人長短不是好事情,但倘使要我說句真心話,我可只得說:我實在不大佩服她。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,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么事,還豎起第二個手指,在空中上下?lián)u動,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。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風(fēng)波,不知怎的我總疑心和這“切切察察”有些關(guān)系。又不許我走動,拔一株草,翻一塊石頭,就說我頑皮,要告訴我的母親去了。一到夏天,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,在床中間擺成一個“大”字,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,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,又已經(jīng)烤得那么熱。推她呢,不動;叫她呢,也不聞。
“長媽媽生得那么胖,一定很怕熱罷?晚上的睡相,怕不見得很好罷?.....”
母親聽到我多回訴苦之后,曾經(jīng)這樣地問過她。我也知道這意思是要她多給我一些空席。她不開口。但到夜里,我熱得醒來的時候,卻仍然看見滿床擺著一個“大”字,一條臂膊還擱在我的頸子上。我想,這實在是無法可想了。
但是她懂得許多規(guī)矩;這些規(guī)矩,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煩的。一年中最高興的時節(jié),自然要數(shù)除夕了。辭歲之后,從長輩得到壓歲錢,紅紙包著,放在枕邊,只要過一宵,便可以隨意使用。睡在枕上,看著紅包,想到明天買來的小鼓,刀槍,泥人,糖菩薩.…·。然而她進來,又將一個福橘放在床頭了。
“哥兒,你牢牢記?。 彼龢O其鄭重地說?!懊魈焓钦鲁跻?,清早一睜開眼睛,第一句話就得對我說:‘阿媽,恭喜恭喜!’記得么?你要記著,這是一年的運氣的事情。不許說別的話!說過之后,還得吃一點福橘?!彼帜闷鹉情僮觼碓谖业难矍皳u了兩搖,“那么,一年到頭,順順流流?.·.。 ,”
夢里也記得元旦的,第二天醒得特別早,一醒,就要坐起來。她卻立刻伸出臂膊,一把將我按住。我驚異地看她時,只見她惶急地看著我。
她又有所要求似的,搖著我的肩。我忽而記得了一
“阿媽,恭喜···。
“恭喜恭喜!大家恭喜!真聰明!恭喜恭喜!”她于是十分歡喜
從對阿長睡姿的描述中,一個體形壯碩、性格大大咧咧的婦女形象浮現(xiàn)在我們眼前。
似的,笑將起來,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,塞在我的嘴里。我大吃一驚之后,也就忽而記得,這就是所謂福橘,元旦辟頭的磨難,總算已經(jīng)受完,可以下床玩耍去了。
她教給我的道理還很多,例如說人死了,不該說死掉,必須說“老掉了”;死了人,生了孩子的屋子里,不應(yīng)該走進去;飯粒落在地上,必須抹起來,最好是吃下去;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,是萬不可鉆過去的……..·。此外,現(xiàn)在大抵忘卻了,只有元旦的古怪儀式記得最清楚??傊憾际切┈嵵?,至今想起來還覺得非常麻煩的事情。
然而我有一時也對她發(fā)生過空前的敬意。她常常對我講“長毛”①。她之所謂“長毛”者,不但洪秀全軍,似乎連后來一切土匪強盜都在內(nèi),但除卻革命黨,因為那時還沒有。她說得長毛非??膳?,他們的話就聽不懂。她說先前長毛進城的時候,我家全都逃到海邊去了,只留一個門房和年老的煮飯老媽子看家。后來長毛果然進門來了,那老媽子便叫他們“大王”,—據(jù)說對長毛就應(yīng)該這樣叫,—訴說自己的饑餓。長毛笑道:“那么,這東西就給你吃了罷!”將一個圓圓的東西擲了過來,還帶著一條小辮子,正是那門房的頭。煮飯老媽子從此就駭破了膽,后來一提起,還是立刻面如土色,自己輕輕地拍著胸脯道:“阿呀,駭死我了,駭死我了…·?!?/p>
我那時似乎倒并不怕,因為我覺得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,我不是一個門房。但她大概也即覺到了,說道:“像你似的小孩子,長毛也要擄的,擄去做小長毛。還有好看的姑娘,也要擄?!?/p>
“那么,你是不要緊的?!蔽乙詾樗欢ㄗ畎踩?,既不做門房,又不是小孩子,也生得不好看,況且頸子上還有許多灸瘡疤。
“那里的話?!”她嚴(yán)肅地說?!拔覀兙蜎]有用么?我們也要被擄去。城外有兵來攻的時候,長毛就叫我們脫下褲子,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墻上,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來;再要放,就炸了!”
這實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,不能不驚異。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(jié)罷了,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。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,似乎實在深不可測;夜間的伸開手腳,占領(lǐng)全床,那當(dāng)然是情有可原的了,倒應(yīng)該我退讓。
這種敬意,雖然也逐漸淡薄起來,但完全消失,大概是在知道
阿長傳授的道理很多含有封建迷信的成分,這表明她在某些方面受到封建愚昧思想的影響。
描敘阿長講“長毛”故事的情形,展現(xiàn)了她淳樸、無知的形象。
她謀害了我的隱鼠之后。那時就極嚴(yán)重地詰問,而且當(dāng)面叫她阿長。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長毛,不去攻城,也不放炮,更不怕炮炸,我懼憚她什么呢!
但當(dāng)我哀悼隱鼠,給它復(fù)仇的時候,一面又在渴慕著繪圖的《山海經(jīng)》了。這渴慕是從一個遠(yuǎn)房的叔祖惹起來的。他是一個胖胖的,和藹的老人,愛種一點花木,如珠蘭,茉莉之類,還有極其少見的,據(jù)說從北邊帶回去的馬纓花。他的太太卻正相反,什么也莫名其妙,曾將曬衣服的竹竿擱在珠蘭的枝條上,枝折了,還要憤憤地咒罵道:“死尸!”這老人是個寂寞者,因為無人可談,就很愛和孩子們往來,有時簡直稱我們?yōu)椤靶∮选?。在我們聚族而居的宅子里,只有他書多,而且特別。制藝和試帖詩,自然也是有的;但我卻只在他的書齋里,看見過陸璣的《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》,還有許多名目很生的書籍。我那時最愛看的是《花鏡》②,上面有許多圖。他說給我聽,曾經(jīng)有過一部繪圖的《山海經(jīng)》,畫著人面的獸,九頭的蛇,三腳的鳥,生著翅膀的人,沒有頭而以兩乳當(dāng)作眼睛的怪物,·..可惜現(xiàn)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。
我很愿意看看這樣的圖畫,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尋找,他是很疏懶的。問別人呢,誰也不肯真實地回答我。壓歲錢還有幾百文,買罷,又沒有好機會。有書買的大街離我家遠(yuǎn)得很,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間去玩一趟,那時候,兩家書店都緊緊地關(guān)著門。
玩的時候倒是沒有什么的,但一坐下,我就記得繪圖的《山海經(jīng)》。
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,連阿長也來問《山海經(jīng)》是怎么一回事。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,我知道她并非學(xué)者,說了也無益;但既然來問,也就都對她說了。
稱呼的改變反映了“我”對阿長的情感變化。全文中“我”對阿長時而敬愛,時而怨恨,這種反復(fù)的變化生動展現(xiàn)了兒童的內(nèi)心世界。
過了十多天,或者一個月罷,我還很記得,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,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,一見面,就將一包書遞給我,高興地說道:
“哥兒,有畫兒的‘三哼經(jīng)”,我給你買來了!”
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,全體都震悚起來;趕緊去接過來,打開紙包,是四本小小的書,略略一翻,人面的獸,九頭的蛇,.·
阿長不標(biāo)準(zhǔn)的發(fā)音契合了普通農(nóng)村婦人的形象,她不通文墨卻熱心善良。這處語言描寫的巧妙運用,令文章更具感染力。
果然都在內(nèi)。
這又使我發(fā)生新的敬意了,別人不肯做,或不能做的事,她卻能夠做成功。她確有偉大的神力。謀害隱鼠的怨恨,從此完全消滅了。
這四本書,乃是我最初得到,最為心愛的寶書。
書的模樣,到現(xiàn)在還在眼前。可是從還在眼前的模樣來說,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。紙張很黃;圖像也很壞,甚至于幾乎全用直線湊合,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。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,看起來,確是人面的獸;九頭的蛇;一腳的牛;袋子似的帝江の;沒有頭而“以乳為目,以臍為口”,還要“執(zhí)干戚而舞”的刑天。
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繪圖的書,于是有了石印的《爾雅音圖》和《毛詩品物圖考》,又有了《點石齋叢畫》和《詩畫舫》?!渡胶=?jīng)》也另買了一部石印的,每卷都有圖贊,綠色的畫,字是紅的,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。這一部直到前年還在,是縮印的郝懿行②疏。木刻的卻已經(jīng)記不清是什么時候失掉了。
我的保姆,長媽媽即阿長,辭了這人世,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罷。我終于不知道她的姓名,她的經(jīng)歷;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,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。
仁厚黑暗的地母呵,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!
三月十日。
至此,作者對阿長的感情經(jīng)歷了復(fù)雜的變化:不大佩服一不耐煩一特別的敬意—敬意消失—新的敬意,構(gòu)成了貫穿全文的感情線索。
最后這一句話體現(xiàn)了“我”對阿長深深的懷念之情,抒發(fā)了“我”對她的敬愛,也寄托了“我”對善良人的衷心祝愿。
重點賞析
這是一篇以寫人為主的散文,以細(xì)膩的筆觸和真摯的情感,刻畫了阿長這一普通勞動婦女的形象。文章開篇,魯迅用“欲揚先抑”的手法描寫長媽媽的種種缺點:饒舌多事、睡相不好、有許多繁文節(jié)。然而,隨著故事的發(fā)展,魯迅筆鋒一轉(zhuǎn),開始描述起那些讓他對長媽媽充滿敬意的事情,使讀者發(fā)現(xiàn)長媽媽還有著淳樸、寬厚、善良的美德。
文章結(jié)尾,魯迅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寫道:“仁厚黑暗的地母呵,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!”這不僅是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,更是對所有平凡而偉大的勞動者的敬意。通過阿長的形象,魯迅展現(xiàn)了底層人民的善良與美好,同時也表達了對童年時光的懷念與珍惜。
無常
迎神賽會這一天出巡的神,如果是掌握生殺之權(quán)的,——不,這生殺之權(quán)四個字不大妥,凡是神,在中國仿佛都有些隨意殺人的權(quán)柄似的,倒不如說是職掌人民的生死大事的罷,就如城隍和東岳大帝之類,那么,他的鹵簿②中間就另有一群特別的腳色:鬼卒,鬼王,還有活無常。
這些鬼物們,大概都是由粗人和鄉(xiāng)下人扮演的。鬼卒和鬼王是紅紅綠綠的衣裳,赤著腳;藍臉,上面又畫些魚鱗,也許是龍鱗或別的什么鱗罷,我不大清楚。鬼卒拿著鋼叉,叉環(huán)振得瑯瑯地響,鬼王拿的是一塊小小的虎頭牌。據(jù)傳說,鬼王是只用一只腳走路的;但他究竟是鄉(xiāng)下人,雖然臉上已經(jīng)畫上些魚鱗或者別的什么鱗,卻仍然只得用了兩只腳走路。所以看客對于他們不很敬畏,也不大留心,除了念佛老和她的孫子們?yōu)槊婷鎴A到起見,也照例給他們一個“不勝屏營待命之至”③的儀節(jié)。
至于我們——我相信:我和許多人——所最愿意看的,卻在活無常。他不但活潑而詼諧,單是那渾身雪白這一點,在紅紅綠綠中就有“鶴立雞群”之概。只要望見一頂白紙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,大家就都有些緊張,而且高興起來了。
人民之于鬼物,惟獨與他最為稔熟,也最為親密,平時也常??梢杂鲆娝?。譬如城隍廟或東岳廟中,大殿后面就有一間暗室,叫作“陰司間”,在才可辨色的昏暗中,塑著各種鬼:吊死鬼,跌死鬼,虎傷鬼,科場鬼,·….而一進門口所看見的長而白的東西就是他。我雖然也曾瞻仰過一回這“陰司間”,但那時膽子小,沒有看明白。聽說他一手還拿著鐵索,因為他是勾攝生魂的使者。相傳樊江東岳廟的“陰司間”的構(gòu)造,本來是極其特別的:門口是一塊活板,人一進門,踏著活板的這一端,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撲過來,鐵索正套在你脖子上。后來嚇?biāo)懒艘粋€人,釘實了,所以在我幼小的時候,這就已不能動。
倘使要看個分明,那么,《玉歷鈔傳》上就畫著他的像,不過《玉歷鈔傳》也有繁簡不同的本子的,倘是繁本,就一定有。身上穿
這里描寫迎神賽會上的無常,不僅穿著打扮受人喜歡,而且人情味濃。
的是斬衰兇服,腰間束的是草繩,腳穿草鞋,項掛紙錠;手上是破芭蕉扇,鐵索,算盤;肩膀是聳起的,頭發(fā)卻披下來;眉眼的外梢都向下,像一個“八”字。頭上一頂長方帽,下大頂小,按比例一算,該有二尺來高罷;在正面,就是遺老遺少們所戴瓜皮小帽的綴一粒珠子或一塊寶石的地方,直寫著四個字道:“一見有喜”。有一種本子上,卻寫的是“你也來了”。這四個字,是有時也見于包公殿的扁額上的,至于他的帽上是何人所寫,他自己還是閻羅王,我可沒有研究出。
《玉歷鈔傳》上還有一種和活無常相對的鬼物,裝束也相仿,叫作“死有分”。這在迎神時候也有的,但名稱卻訛作死無常了,黑臉,黑衣,誰也不愛看。在“陰司間”里也有的,胸口靠著墻壁,陰森森地站著;那才真真是“碰壁”。凡有進去燒香的人們,必須摩一摩他的脊梁,據(jù)說可以擺脫了晦氣;我小時也曾摩過這脊梁來,然而晦氣似乎終于沒有脫,一—也許那時不摩,現(xiàn)在的晦氣還要重罷,這一節(jié)也還是沒有研究出。
我也沒有研究過小乘佛教的經(jīng)典,但據(jù)耳食之談,則在印度的佛經(jīng)里,焰摩天是有的,牛首阿旁也有的,都在地獄里做主任。至于勾攝生魂的使者的這無常先生,卻似乎于古無征,耳所習(xí)聞的只有什么“人生無?!敝惖脑?。大概這意思傳到中國之后,人們便將他具象化了。這實在是我們中國人的創(chuàng)作。
然而人們一見他,為什么就都有些緊張,而且高興起來呢?
凡有一處地方,如果出了文士學(xué)者或名流,他將筆頭一扭,就很容易變成“模范縣”。我的故鄉(xiāng),在漢末雖曾經(jīng)虞仲翔?先生榆揚過,但是那究竟太早了,后來到底免不了產(chǎn)生所謂“紹興師爺”,不過也并非男女老小全是“紹興師爺”,別的“下等人”也不少。這些“下等人”,要他們發(fā)什么“我們現(xiàn)在走的是一條狹窄險阻的小路,左面是一個廣漠無際的泥潭,右面也是一片廣漠無際的浮砂,前面是遙遙茫茫蔭在薄霧的里面的目的地”那樣熱昏似的妙語,是辦不到的,可是在無意中,看得往這“蔭在薄霧的里面的目的地”的道路很明白:求婚,結(jié)婚,養(yǎng)孩子,死亡。但這自然是專就我的故鄉(xiāng)而言,若是“模范縣”里的人民,那當(dāng)然又作別論。他們—同
有序描寫無常的外貌:從衣服、鞋子、道具到眉眼和帽子,無常的形象躍然紙上,不僅不恐怖,反而有點可愛。
這里描寫人們見到無常的復(fù)雜情緒:既“緊張”又“高興”,聯(lián)系后文,分析產(chǎn)生這一復(fù)雜情緒的原因是什么?
鄉(xiāng)“下等人”—的許多,活著,苦著,被流言,被反噬,因了積久的經(jīng)驗,知道陽間維持“公理”的只有一個會,而且這會的本身就是“遙遙茫?!保谑呛鮿莶坏貌话l(fā)生對于陰間的神往。人是大抵自以為銜些冤抑的;活的“正人君子”們只能騙鳥,若問愚民,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: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!
想到生的樂趣,生固然可以留戀;但想到生的苦趣,無常也不一定是惡客。無論貴賤,無論貧富,其時都是“一雙空手見閻王”,有冤的得伸,有罪的就得罰。然而雖說是“下等人”,也何嘗沒有反?。孔约鹤隽艘皇廊?,又怎么樣呢?未曾“跳到半天空”么?沒有“放冷箭”么?無常的手里就拿著大算盤,你擺盡臭架子也無益。對付別人要滴水不的公理,對自己總還不如雖在陰司里也還能夠?qū)さ揭稽c私情。然而那又究竟是陰間,閻羅天子,牛首阿旁,還有中國人自己想出來的馬面,都是并不兼差,真正主持公理的腳色,雖然他們并沒有在報上發(fā)表過什么大文章。當(dāng)還未做鬼之前,有時先不欺心的人們,遙想著將來,就又不能不想在整塊的公理中,來尋一點情面的末屑,這時候,我們的活無常先生便見得可親愛了,利中取大,害中取小,我們的古哲墨翟先生謂之“小取”云。
在廟里泥塑的,在書上墨印的模樣上,是看不出他那可愛來的。最好是去看戲。但看普通的戲也不行,必須看“大戲”或者“目連戲”。目連戲的熱鬧,張岱在《陶庵夢憶》上也曾夸張過,說是要連演兩三天。在我幼小時候可已經(jīng)不然了,也如大戲一樣,始于黃昏,到次日的天明便完結(jié)。這都是敬神災(zāi)的演劇,全本里一定有一個惡人,次日的將近天明便是這惡人的收場的時候,“惡貫滿盈”,閻王出票來勾攝了,于是乎這活的活無常便在戲臺上出現(xiàn)。
我還記得自己坐在這一種戲臺下的船上的情形,看客的心情和普通是兩樣的。平常愈夜深愈懶散,這時卻愈起勁。他所戴的紙糊的高帽子,本來是掛在臺角上的,這時預(yù)先拿進去了;一種特別樂器,也準(zhǔn)備使勁地吹。這樂器好像喇叭,細(xì)而長,可有七八尺,大約是鬼物所愛聽的罷,和鬼無關(guān)的時候就不用;吹起來,Nhatu,nhatu,nhatututuu 地響,所以我們叫它“目連瞎頭”①
在許多人期待著惡人的沒落的凝望中,他出來了,服飾比畫上還簡單,不拿鐵索,也不帶算盤,就是雪白的一條莽漢,粉面朱唇,
人們因?qū)ΜF(xiàn)實不滿而寄希望于陰間,這揭示了當(dāng)時社會的荒誕,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控訴。
眉黑如漆,著,不知道是在笑還是在哭。但他一出臺就須打一百零八個嚏,同時也放一百零八個屁,這才自述他的履歷??上矣洸磺宄?,其中有一段大概是這樣:
大王出了牌票,叫我去拿隔壁的癩子。
問了起來呢,原來是我堂房的阿侄。
生的是什么???傷寒,還帶痢疾。
看的是什么郎中?下方橋的陳念義la兒子。
開的是怎樣的藥方?附子,肉桂,外加牛膝。
第一煎吃下去,冷汗發(fā)出;
第二煎吃下去,兩腳筆直。
我道nga 阿嫂哭得悲傷,暫放他還陽半刻。
大王道我是得錢買放,就將我捆打四十!
引用唱詞,不僅道出了活無常的內(nèi)心世界,展現(xiàn)他有人情味、有愛心的性格特點,還豐富了文章內(nèi)容,體現(xiàn)了地方特色。
這敘述里的“子”字都讀作入聲。陳念義是越中的名醫(yī),俞仲華曾將他寫入《蕩寇志》里,擬為神仙;可是一到他的令郎,似乎便不大高明了。la者“的”也;“兒”讀若“倪”,倒是古音罷;nga者,“我的”或“我們的”之意也。
他口里的閻羅天子仿佛也不大高明,竟會誤解他的人格,一不,鬼格。但連“還陽半刻”都知道,究竟還不失其“聰明正直之謂神”。不過這懲罰,卻給了我們的活無常以不可磨滅的冤苦的印象,一提起,就使他更加緊雙眉,捏定破芭蕉扇,臉向著地,鴨子浮水似的跳舞起來。
Nhatu,nhatu,nhatu-nhatu-nhatututuu!目連頭也冤苦不堪似的吹著。
他因此決定了:
難是弗放者個!那怕你,銅墻鐵壁!那怕你,皇親國戚!
“難”者,“今”也;“者個”者,“的了”之意,詞之決也?!半m有心,不怨飄瓦”,他現(xiàn)在毫不留情了,然而這是受了閻羅老子的督責(zé)之故,不得已也。一切鬼眾中,就是他有點人情;我們不變鬼則已,如果要變鬼,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較的相親近。
我至今還確鑿記得,在故鄉(xiāng)時候,和“下等人”一同,常常這樣高興地正視過這鬼而人,理而情,可怖而可愛的無常;而且欣賞他臉上的哭或笑,口頭的硬語與諧談·.·。
迎神時候的無常,可和演劇上的又有些不同了。他只有動作,沒有言語,跟定了一個捧著一盤飯菜的小丑似的腳色走,他要去吃;他卻不給他。另外還加添了兩名腳色,就是“正人君子”之所謂“老婆兒女”。凡“下等人”,都有一種通?。撼O矚g以己之所欲,施之于人。雖是對于鬼,也不肯給他孤寂,凡有鬼神,大概總要給他們一對一對地配起來。無常也不在例外。所以,一個是漂亮的女人,只是很有些村婦樣,大家都稱她無常嫂;這樣看來,無常是和我們平輩的,無怪他不擺教授先生的架子。一個是小孩子,小高帽,小白衣;雖然小,兩肩卻已經(jīng)聳起了,眉目的外梢也向下。這分明是無常少爺了,大家卻叫他阿領(lǐng),對于他似乎都不很表敬意;猜起來,仿佛是無常嫂的前夫之子似的。但不知何以相貌又和無常有這么像?吁!鬼神之事,難言之矣,只得姑且置之弗論。至于無常何以沒有親兒女,到今年可很容易解釋了:鬼神能前知,他怕兒女一多,愛說閑話的就要旁敲側(cè)擊地鍛成他拿盧布,所以不但研究,還早已實行了“節(jié)育”了。
這捧著飯菜的一幕,就是“送無?!?。因為他是勾魂使者,所以民間凡有一個人死掉之后,就得用酒飯恭送他。至于不給他吃,那是賽會時候的開玩笑,實際上并不然。但是,和無常開玩笑,是大家都有此意的,因為他爽直,愛發(fā)議論,有人情,——要尋真實的朋友,倒還是他妥當(dāng)。
“正人君子”“老婆兒女”和“教授先生”等詞都是魯迅在諷刺陳西瀅等文人的虛偽特性。
有人說,他是生人走陰,就是原是人,夢中卻入冥去當(dāng)差的,所以很有些人情。我還記得住在離我家不遠(yuǎn)的小屋子里的一個男人,便自稱是“走無?!?,門外常常燃著香燭。但我看他臉上的鬼氣反而多。莫非入冥做了鬼,倒會增加人氣的么?吁!鬼神之事,難言之矣,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論了。
六月二十三日。
鬼有人情味,而人有鬼氣,通過這樣的對比,諷刺現(xiàn)實中那些冷漠、自私、虛偽的“人”,批判當(dāng)時社會制度的黑暗腐朽。
重點賞析
《無?!肥囚斞冈凇冻ㄏκ啊分幸元毺匾暯钦归_的一篇散文,通過對民間傳說中“無?!边@一鬼魂形象的描寫,深刻地揭示了現(xiàn)實社會的虛偽與黑暗。文章以細(xì)膩的筆觸描繪了無常的形象—他“鬼而人,理而情”,既有鬼的神秘,又富有人情味。在勾魂時,無常因同情一位母親的悲痛,竟允許其兒子“還陽半刻”,自己卻被閻羅王懲罰,這一情節(jié)生動地展現(xiàn)了無常的善良與正義。
魯迅在文中巧妙地運用夾敘夾議的手法,將無常的形象與現(xiàn)實中的“正人君子”形成鮮明對比。無常雖是鬼魂,卻比那些打著“公理”“正義”旗號的人更具人情味。這種對比不僅諷刺了現(xiàn)實中偽善的官吏和知識分子,也表達了魯迅對黑暗社會的批判。
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
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,相傳叫作百草園。現(xiàn)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,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(jīng)隔了七八年,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;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。
不必說碧綠的菜,光滑的石井欄,高大的皂英樹,紫紅的桑椹;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,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,輕捷的叫天子②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。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,就有無限趣味。油嶺在這里低唱,蟋蟀們在這里彈琴。翻開斷磚來,有時會遇見蜈蚣;還有斑螯,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,便會拍的一聲,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。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(luò)著,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,何首烏有擁腫的根。有人說,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,吃了便可以成仙,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,牽連不斷地拔起來,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,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。如果不怕刺,還可以摘到覆盆子,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,又酸又甜,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(yuǎn)。
長的草里是不去的,因為相傳這園里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。
長媽媽曾經(jīng)講給我一個故事聽:先前,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里用功,晚間,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,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。答應(yīng)著,四面看時,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墻頭上,向他一笑,隱去了。
這段景物描寫運用了多種藝術(shù)手法,比如動靜結(jié)合、俯仰結(jié)合、視聽結(jié)合、擬人修辭,寫出了百草園豐富多彩、生機勃勃的景象。
他很高興;但競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(guān)。說他臉上有些妖氣,一定遇見“美女蛇”了;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,能喚人名,倘一答應(yīng),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。他自然嚇得要死,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,給他一個小盒子,說只要放在枕邊,便可高枕而臥。他雖然照樣辦,卻總是睡不著,一—當(dāng)然睡不著的。到半夜,果然來了,沙沙沙!門外像是風(fēng)雨聲。他正抖作一團時,卻聽得豁的一聲,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,外面便什么聲音也沒有了,那金光也就飛回來,斂在盒子里。后來呢?后來,老和尚說,這是飛蜈蚣,它能吸蛇的腦髓,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。
結(jié)末的教訓(xùn)是: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,你萬不可答應(yīng)他。
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,夏夜乘涼,往往有些擔(dān)心,不敢去看墻上,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蚣。走到百草園的草叢旁邊時,也常常這樣想。但直到現(xiàn)在,總還是沒有得到,但也沒有遇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。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,然而都不是美女蛇。
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;雪一下,可就兩樣了。拍雪人(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)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鑒賞,這是荒園,人跡罕至,所以不相宜,只好來捕鳥。薄薄的雪,是不行的;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,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。掃開一塊雪,露出地面,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,下面撒些秕谷,棒上系一條長繩,人遠(yuǎn)遠(yuǎn)地牽著,看鳥雀下來啄食,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,將繩子一拉,便罩住了。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,也有白頰的“張飛鳥”,性子很躁,養(yǎng)不過夜的。
美女蛇的故事為百草園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,長媽媽講得生動有趣,“我”也聽得十分入迷。
這是閆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,我卻不大能用。明明見它們進去了,拉了繩,跑去一看,卻什么都沒有,費了半天力,捉住的不過三四只。閆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只,裝在叉袋里叫著撞著的。我曾經(jīng)問他得失的緣由,他只靜靜地笑道:你太性急,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。
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,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(yán)厲的書塾。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罷,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,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,...…·都無從知道。總而言之: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。
“雪中捕鳥”是冬天百草園的一大樂趣。這段文字運用“掃”“支”“撒”“系”“牽”等一系列連貫的動詞,生動地再現(xiàn)了捕鳥的過程。
Ade,我的蟋蟀們!Ade,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!…
出門向東,不上半里,走過一道石橋,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。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,第三間是書房。中間掛著一塊扁道:三味書屋;扁下面是一幅畫,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。沒有孔子牌位,我們便對著那扁和鹿行禮。第一次算是拜孔子,第二次算是拜先生。
此處對百草園的告別是情感的進發(fā),也是“神來之筆”。
第二次行禮時,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。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,須發(fā)都花白了,還戴著大眼鏡。我對他很恭敬,因為我早聽到,他是本城中極方正,質(zhì)樸,博學(xué)的人。
不知從那里聽來的,東方朔也很淵博,他認(rèn)識一種蟲,名曰“怪哉”,冤氣所化,用酒一澆,就消釋了。我很想詳細(xì)地知道這故事,但阿長是不知道的,因為她畢竟不淵博?,F(xiàn)在得到機會了,可以問先生。
“先生,‘怪哉”這蟲,是怎么一回事?…”我上了生書,將要退下來的時候,趕忙問。
通過外貌和神態(tài)描寫,寥寥幾筆就把私塾先生的形象勾勒出來。并直接點出他和藹、質(zhì)樸和博學(xué)的特點。
“不知道!”他似乎很不高興,臉上還有怒色了。
我才知道做學(xué)生是不應(yīng)該問這些事的,只要讀書,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,決不至于不知道,所謂不知道者,乃是不愿意說。年紀(jì)比我大的人,往往如此,我遇見過好幾回了。
我就只讀書,正午習(xí)字,晚上對課②。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(yán)厲,后來卻好起來了,不過給我讀的書漸漸加多,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,從三言到五言,終于到七言。
兒童天然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先生扼殺,這里暗諷傳統(tǒng)私塾對兒童天性的束縛。
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,雖然小,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蠟梅花,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。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,靜悄悄地沒有聲音。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,太久,可就不行了,先生在書房里便大叫起來:
“人都到那里去了?!”
人們便一個一個陸續(xù)走回去;一同回去,也不行的。他有一條戒尺,但是不常用,也有罰跪的規(guī)則,但也不常用,普通總不過瞪幾眼,大聲道:
“讀書!”
看似枯燥的三味書屋也有類似于百草園一樣的樂園,“學(xué)中偷樂”,我們可以從文字中讀出孩子的一派天真。
于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,真是人聲鼎沸。有念“仁遠(yuǎn)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”的,有念“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”的,有念“上九潛龍勿用”的,有念“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”的·。先生自己也念書。后來,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,靜下去了,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:
“鐵如意,指揮惆,一座皆驚呢~~;金巨羅,顛倒淋漓,千杯未醉
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,因為讀到這里,他總是微笑起來,而且將頭仰起,搖著,向后面過去,過去。
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,于我們是很相宜的。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。我是畫畫兒,用一種叫作“荊川紙”的,蒙在小說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,像習(xí)字時候的影寫一樣。讀的書多起來,畫的畫也多起來;書沒有讀成,畫的成績卻不少了,最成片段的是《蕩寇志》和《西游記》的繡像,都有一大本。后來,因為要錢用,賣給一個有錢的同窗了。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;聽說現(xiàn)在自己已經(jīng)做了店主,而且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。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。
先生讀書之時,也是學(xué)生游戲之時??梢姟拔摇钡淖x書生活也有許多快樂,充滿童趣。
九月十八日。
重點賞析
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優(yōu)美散文。“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”這一題目,已經(jīng)暗示了文章從空間到心理的雙重轉(zhuǎn)變,也象征著從自由天性向規(guī)訓(xùn)束縛的過渡。本文采用對比手法,通過“百草園”與“三味書屋”兩個場景,再現(xiàn)了魯迅童年生活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(tài)。前半部分以詩意的筆觸描繪了百草園中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象,并記敘了童年的趣事(如拔何首烏、聽長媽媽講美女蛇傳說、雪地捕鳥),展現(xiàn)了一個充滿想象力與生命力的童真世界;后半部分則客觀記述了三味書屋中“習(xí)字”“對課”等程式化的學(xué)習(xí)生活,通過先生讀書入神時“我”偷描繡像的細(xì)節(jié),含蓄地展現(xiàn)了童趣與規(guī)訓(xùn)的微妙對抗。全文沒有直白的批判,卻通過這兩個空間的自然轉(zhuǎn)換,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兒童天性與傳統(tǒng)教育之間的張力,體現(xiàn)了魯迅對自然成長與人文教養(yǎng)關(guān)系的思考。
父親的病
大約十多年前罷,S城中曾經(jīng)盛傳過一個名醫(yī)的故事:
他出診原來是一元四角,特拔②十元,深夜加倍,出城又加倍。有一夜,一家城外人家的閨女生急病,來請他了,因為他其時已經(jīng)闊得不耐煩,便非一百元不去。他們只得都依他。待去時,卻只是草草地一看,說道“不要緊的”,開一張方,拿了一百元就走。那病家似乎很有錢,第二天又來請了。他一到門,只見主人笑面承迎,道,“昨晚服了先生的藥,好得多了,所以再請你來復(fù)診一回?!比耘f引到房里,老媽子便將病人的手拉出帳外來。他一按,冷冰冰的,也沒有脈,于是點點頭道,“唔,這病我明白了?!睆膹娜萑葑叩阶狼?,取了藥方紙,提筆寫道:
“憑票付英洋③壹百元正?!毕旅媸鞘鹈嬔?。
“先生,這病看來很不輕了,用藥怕還得重一點罷。”主人在背后說。
面對已然去世的病人,“名醫(yī)”的態(tài)度竟是“從從容容”的,其冷酷麻木、貪婪昏庸在荒誕的氛圍中被無限放大,令人晞噓!
“可以,”他說。于是另開了一張方:
“憑票付英洋貳百元正?!毕旅嫒允鞘鹈?,畫押。
這樣,主人就收了藥方,很客氣地送他出來了。
我曾經(jīng)和這名醫(yī)周旋過兩整年,因為他隔日一回,來診我的父親的病。那時雖然已經(jīng)很有名,但還不至于闊得這樣不耐煩;可是診金卻已經(jīng)是一元四角?,F(xiàn)在的都市上,診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,可是那時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,很不容易張羅的了;又何況是隔日一次。他大概的確有些特別,據(jù)輿論說,用藥就與眾不同。我不知道藥品,所覺得的,就是“藥引”的難得,新方一換,就得忙一大場。先買藥,再尋藥引?!吧眱善?,竹葉十片去尖,他是不用的了。起碼是蘆根,須到河邊去掘;一到經(jīng)霜三年的甘蔗,便至少也得搜尋兩三天??墒钦f也奇怪,大約后來總沒有購求不到的。
據(jù)輿論說,神妙就在這地方。先前有一個病人,百藥無效;待到遇見了什么葉天士先生,只在舊方上加了一味藥引:梧桐葉。只一服,便霍然而愈了?!搬t(yī)者,意也?!逼鋾r是秋天,而梧桐先知秋氣。其先百藥不投,今以秋氣動之,以氣感氣,所以·……。我雖然并不了然,但也十分佩服,知道凡有靈藥,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,求仙的人,甚至于還要拼了性命,跑進深山里去采呢。
這樣有兩年,漸漸地熟識,幾乎是朋友了。父親的水腫是逐日利害,將要不能起床;我對于經(jīng)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漸失了信仰,采辦藥引似乎再沒有先前一般踴躍了。正在這時候,他有一天來診,問過病狀,便極其誠懇地說:
“我所有的學(xué)問,都用盡了。這里還有一位陳蓮河先生,本領(lǐng)比我高。我薦他來看一看,我可以寫一封信??墒?,病是不要緊的,不過經(jīng)他的手,可以格外好得快··…·?!?/p>
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歡,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轎。進來時,看見父親的臉色很異樣,和大家談?wù)?,大意是說自己的病大概沒有希望的了;他因為看了兩年,毫無效驗,臉又太熟了,未免有些難以為情,所以等到危急時候,便薦一個生手自代,和自己完全脫了干系。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?本城的名醫(yī),除他之外,實在也只有一個陳蓮河了。明天就請陳蓮河。
陳蓮河的診金也是一元四角。但前回的名醫(yī)的臉是圓而胖的,他卻長而胖了:這一點頗不同。還有用藥也不同。前回的名醫(yī)是一個人還可以辦的,這一回卻是一個人有些辦不妥帖了,因為他一張藥方上,總兼有一種特別的丸散和一種奇特的藥引。
這里的“誠懇”是反語,諷刺庸醫(yī)看不好病推卸責(zé)任的虛偽嘴臉。
蘆根和經(jīng)霜三年的甘蔗,他就從來沒有用過。最平常的是“蟋蟀一對”,旁注小字道:“要原配,即本在一窠中者。”似乎昆蟲也要貞節(jié),續(xù)弦の或再?,連做藥資格也喪失了。但這差使在我并不為難,走進百草園,十對也容易得,將它們用線一縛,活活地擲入沸湯中完事。然而還有“平地木十株”呢,這可誰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了,問藥店,問鄉(xiāng)下人,問賣草藥的,問老年人,問讀書人,問木匠,都只是搖搖頭,臨末才記起了那遠(yuǎn)房的叔祖,愛種一點花木的老人,跑去一問,他果然知道,是生在山中樹下的一種小樹,能結(jié)紅子如小珊瑚珠的,普通都稱為“老弗大”。
“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?!彼幰龑さ搅?,然而還有一種特別的丸藥:敗鼓皮丸。這“敗鼓皮丸”就是用打破的舊鼓皮做成;水腫一名鼓脹,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。清朝的
連做藥引的一對蟋蟀都需要“原配”,“名醫(yī)”陳蓮河的奇特藥引令人目,“最平?!比齻€字更是道盡了求醫(yī)者的無奈。
剛毅因為憎恨“洋鬼子”,預(yù)備打他們,練了些兵稱作“虎神營”,取虎能食羊,神能伏鬼的意思,也就是這道理??上н@一種神藥,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,離我家就有五里,但這卻不像平地木那樣,必須暗中摸索了,陳蓮河先生開方之后,就懇切詳細(xì)地給我們說明。
“我有一種丹,”有一回陳蓮河先生說,“點在舌上,我想一定可以見效。因為舌乃心之靈苗·….…·。價錢也并不貴,只要兩塊錢一盒·....·?!?/p>
我父親沉思了一會,搖搖頭。
“我這樣用藥還會不大見效,”有一回陳蓮河先生又說,“我想,可以請人看一看,可有什么冤の..…。醫(yī)能醫(yī)病,不能醫(yī)命,對不對?自然,這也許是前世的事...?!?/p>
我的父親沉思了一會,搖搖頭。
凡國手,都能夠起死回生的,我們走過醫(yī)生的門前,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扁額?,F(xiàn)在是讓步一點了,連醫(yī)生自己也說道:“西醫(yī)長于外科,中醫(yī)長于內(nèi)科?!钡荢城那時不但沒有西醫(yī),并且誰也還沒有想到天下有所謂西醫(yī),因此無論什么,都只能由軒轅岐伯的嫡派門徒包辦。軒轅時候是巫醫(yī)不分的,所以直到現(xiàn)在,他的門徒就還見鬼,而且覺得“舌乃心之靈苗”。這就是中國人的“命”,連名醫(yī)也無從醫(yī)治的。
不肯用靈丹點在舌頭上,又想不出“冤懲”來,自然,單吃了一百多天的“敗鼓皮丸”有什么用呢?依然打不破水腫,父親終于躺在床上喘氣了。還請一回陳蓮河先生,這回是特拔,大洋十元。他仍舊泰然的開了一張方,但已停止敗鼓皮丸不用,藥引也不很神妙了,所以只消半天,藥就煎好,灌下去,卻從口角上回了出來。
從此我便不再和陳蓮河先生周旋,只在街上有時看見他坐在三名轎夫的快轎里飛一般抬過;聽說他現(xiàn)在還康健,一面行醫(yī),一面還做中醫(yī)什么學(xué)報,正在和只長于外科的西醫(yī)奮斗哩。
中西的思想確乎有一點不同。聽說中國的孝子們,一到將要“罪孽深重禍延父母”的時候,就買幾斤人參,煎湯灌下去,希望父母多喘幾天氣,即使半天也好。我的一位教醫(yī)學(xué)的先生卻教給我醫(yī)生的職務(wù)道:可醫(yī)的應(yīng)該給他醫(yī)治,不可醫(yī)的應(yīng)該給他死得沒有痛
夸張的修辭手法的運用,形象地描繪出陳蓮河出診生活的忙碌,同時也暗示了眾人對他的信任和殷切的需求。
苦?!@先生自然是西醫(yī)。
父親的喘氣頗長久,連我也聽得很吃力,然而誰也不能幫助他。我有時竟至于電光一閃似的想道:“還是快一點喘完了罷·……?!绷⒖逃X得這思想就不該,就是犯了罪;但同時又覺得這思想實在是正當(dāng)?shù)?,我很愛我的父親。便是現(xiàn)在,也還是這樣想。
早晨,住在一門里的衍太太進來了。她是一個精通禮節(jié)的婦人,說我們不應(yīng)該空等著。于是給他換衣服;又將紙錠和一種什么《高王經(jīng)》燒成灰,用紙包了給他捏在拳頭里……。
“叫呀,你父親要斷氣了。快叫呀!”衍太太說。
“父親!父親!”我就叫起來。
“大聲!他聽不見。還不快叫?!”
“父親?。?!父親!??!”
他已經(jīng)平靜下去的臉,忽然緊張了,將眼微微一睜,仿佛有一些苦痛。
這樣一位精通“禮節(jié)”的衍太太,便是當(dāng)時無數(shù)愚昧無知的老百姓的縮影。
“叫呀!快叫呀!”她催促說。
“父親?。?!”
“什么呢?……·不要?!ぁげ弧?。”他低低地說,又較急地喘著氣,好一會,這才復(fù)了原狀,平靜下去了。
“父親?。?!”我還叫他,一直到他咽了氣。
我現(xiàn)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,每聽到時,就覺得這卻是我對于父親的最大的錯處。
父親臨終前,“我”順從舊習(xí)俗大聲呼喚的舉動,讓今天的“我”感到無限愧疚。
十月七日。
重點賞析
本文是一篇以冷靜而深刻的筆觸寫成的回憶性散文。文章開篇以一個“名醫(yī)”故事為引子,隨后詳細(xì)描述了兩個“名醫(yī)”前來診治“我”父親的經(jīng)過。這些醫(yī)生或故弄玄虛,或開出離奇的藥方,如“原配蟋蟀”“敗鼓皮丸”等,讓讀者不禁對當(dāng)時醫(yī)學(xué)的荒誕與迷信感到震驚。魯迅在行文中并未直接進行批判,而是通過細(xì)膩的描寫、平和的語調(diào)揭示這些“名醫(yī)”故弄玄虛、勒索錢財、草營人命的惡行。他始終保持著克制的情感表達,但字里行間卻流露出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對當(dāng)時醫(yī)療環(huán)境的深刻反思。父親的離世,不僅為家庭帶來無限悲痛,更促使魯迅對那個迷信盛行、科學(xué)匱乏的社會發(fā)出控訴。
藤野先生
東京也無非是這樣。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(jié),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,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(jié)隊的“清國留學(xué)生”的速成班,頭頂上盤著大辮子,頂?shù)脤W(xué)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,形成一座富士山。也有解散辮子,盤得平的,除下帽來,油光可鑒,宛如小姑娘的發(fā)髻一般,還要將脖子扭幾扭。實在標(biāo)致極了。
中國留學(xué)生會館的門房里有幾本書買,有時還值得去一轉(zhuǎn);倘在上午,里面的幾間洋房里倒也還可以坐坐的。但到傍晚,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,兼以滿房煙塵斗亂;問問精通時事的人,答道,“那是在學(xué)跳舞?!?/p>
到別的地方去看看,如何呢?
我就往仙臺的醫(yī)學(xué)專門學(xué)校去。從東京出發(fā),不久便到一處驛站,寫道:日暮里。不知怎地,我到現(xiàn)在還記得這名目。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,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。仙臺是一個市鎮(zhèn),并不大;冬天冷得利害;還沒有中國的學(xué)生。
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。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,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,倒掛在水果店頭,尊為“膠菜”;福建野生著的蘆薈,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,且美其名日“龍舌蘭”。我到仙臺也頗受了這樣的優(yōu)待,不但學(xué)校不收學(xué)費,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。我先是住在監(jiān)獄旁邊一個客店里的,初冬已經(jīng)頗冷,蚊子卻還多,后來用被蓋了全身,用衣服包了頭臉,只留兩個鼻孔出氣。在這呼吸不息的地方,蚊子竟無從插嘴,居然睡安穩(wěn)了。飯食也不壞。但一位先生卻以為這客店也包辦囚人的飯食,我住在那里不相宜,幾次三番,幾次三番地說。我雖然覺得客店兼辦囚人的飯食和我不相干,然而好意難卻,也只得別尋相宜的住處了。于是搬到別一家,離監(jiān)獄也很遠(yuǎn),可惜每天總要喝難以下咽的芋梗湯。
“高高聳起”“油光可鑒”“標(biāo)致極了”等詞,看似褒揚,實則諷刺,流露出作者對清末留學(xué)生的厭惡與失望。
從此就看見許多陌生的先生,聽到許多新鮮的講義。解剖學(xué)是兩個教授分任的。最初是骨學(xué)。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,八字須,戴著眼鏡,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。一將書放在講臺上,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(diào),向?qū)W生介紹自己道:
“我就是叫作藤野嚴(yán)九郎的…·。
后面有幾個人笑起來了。他接著便講述解剖學(xué)在日本發(fā)達的歷史,那些大大小小的書,便是從最初到現(xiàn)今關(guān)于這一門學(xué)問的著作。
將自己與“白菜”“蘆薈”作類比,可見作者的幽默風(fēng)趣!
起初有幾本是線裝的;還有翻刻中國譯本的,他們的翻譯和研究新的醫(yī)學(xué),并不比中國早。
那坐在后面發(fā)笑的是上學(xué)年不及格的留級學(xué)生,在校已經(jīng)一年,掌故頗為熟悉的了。他們便給新生講演每個教授的歷史。這藤野先生,據(jù)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,有時竟會忘記帶領(lǐng)結(jié);冬天是一件舊外套,寒顫顫的,有一回上火車去,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,叫車?yán)锏目腿舜蠹倚⌒男?/p>
他們的話大概是真的,我就親見他有一次上講堂沒有帶領(lǐng)結(jié)。
過了一星期,大約是星期六,他使助手來叫我了。到得研究室,見他坐在人骨和許多單獨的頭骨中間,一—他其時正在研究著頭骨,后來有一篇論文在本校的雜志上發(fā)表出來。
“我的講義,你能抄下來么?”他問。
“可以抄一點?!?/p>
“拿來我看!”
我交出所抄的講義去,他收下了,第二三天便還我,并且說,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給他看一回。我拿下來打開看時,很吃了一驚,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。原來我的講義已經(jīng)從頭到末,都用紅筆添改過了,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,連文法的錯誤,也都一一訂正。這樣一直繼續(xù)到教完了他所擔(dān)任的功課:骨學(xué),血管學(xué),神經(jīng)學(xué)。
可惜我那時太不用功,有時也很任性。還記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將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,翻出我那講義上的一個圖來,是下臂的血管,指著,向我和藹的說道:
“你看,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。——自然,這樣一移,的確比較的好看些,然而解剖圖不是美術(shù),實物是那么樣的,我們沒法改換它?,F(xiàn)在我給你改好了,以后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?!?/p>
但是我還不服氣,口頭答應(yīng)著,心里卻想道:
“圖還是我畫的不錯;至于實在的情形,我心里自然記得的?!?/p>
學(xué)年試驗完畢之后,我便到東京玩了一夏天,秋初再回學(xué)校,成績早已發(fā)表了,同學(xué)一百余人之中,我在中間,不過是沒有落第。這回藤野先生所擔(dān)任的功課,是解剖實習(xí)和局部解剖學(xué)。
解剖實習(xí)了大概一星期,他又叫我去了,很高興地,仍用了極有抑揚的聲調(diào)對我說道:
“太模胡”“忘記帶領(lǐng)結(jié)”“寒顫顫的”點出了藤野先生的不拘小節(jié)、簡樸、隨性。
藤野先生對“我”的講義做了細(xì)致的修改,足以看出他對待學(xué)術(shù)的認(rèn)真。
